-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7414/2022-00012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22-01-05 发布日期: 2022-01-05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公安局
- 标题: 济南市公安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发文字号: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聚力法治政府、法治公安建设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泉城公安”特色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之路,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有力维护了省会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一、始终把法治建设作为“第一责任”,持续推进依法行政。
市局坚定履行推进法治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责任,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局党委全面学习传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动员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济南市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市局领导对法治公安、依法行政工作亲自部署、多次批示,要求全局将法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的重大政治任务。二是强化培训学习。认真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市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民法典、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安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工作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队伍教育培训重点内容,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制度。先后组织全局性培训活动7次,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建设济南法治公安的生动实践。三是做好为民办实事。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公安机关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市局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工作方案》,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排民忧10件实事、维护社会稳定保民安10件实事、严格执法解民难6件实事,全面做好省市政法机关部署的“规定动作”、突出主责主业的“自选动作”和立足岗位实际的“创新动作”,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突出、最急迫利益问题,健全完善执法为民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展现公安队伍新面貌新形象。
二、始终把服务大局作为“第一主旨”,持续提供精准保障。从政治高度深刻理解、自觉推进公安执法工作,做实做强专业高效精准的执法保障。一是突出“专业化”法治保障。紧扣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强化案件审核指导,依法妥善处置重大敏感案事件,受到上级肯定,市局被省厅授予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突出贡献奖”。二是突出“系统化”制度建设。立足省会维稳形势、社会治理要求,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期间立法调研,有序清理我局行政规范性文件,积极推动地方立法,《济南市文明养犬条例》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聚焦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以及基层执法难点热点,加强法律政策及执法实务研究,及时组织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会,编印15万字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法律法规汇编》,编制《济南市公安机关法治建设工作状况》白皮书等一系列法律适用意见、执法操作指引、办案标准规范,并加强对制度落实、标准执行的监督管理和跟踪问效,以完备的制度强化法治引导力、提升执法精准度。三是突出“民意化”服务管理。大力实施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包括《不予处罚清单》3项、《从轻处罚清单》4项、《从重处罚清单》11项,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中央电视台以《执法的“温度”》为题报道我局工作经验。积极推进全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制定全局《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细则及抽查检查年度事项清单及检查计划,组织参加省、市部门联合集中抽查检查行动,督促及时公示检查结果。
三、始终把权力规范作为“第一要务”,持续扎紧监控铁笼。坚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生命线,聚焦数量、质量、效率并重,健全规范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在细化刑事执法监督上下功夫。加强刑事复议复核,对于发现的执法问题,及时跟进下发复议复核建议书督促整改,年内复议复核案件352起。深化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案件实行集体议案。二是在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上下功夫。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梳理明确460项权责事项和204个行政执法主体资格,14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29个案管室实时录音录像,一线民警执法记录仪配备率100%,严格执行法制部门行政决定审核,行政执法更加规范。从严抓好行政诉讼应诉,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214起,应诉率100%。从严抓好行政复议,适应案件管辖改革要求,抽调组建12人的轮值队伍,做好复议衔接办理工作。三是在实化执法顽疾整治上下功夫。深入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强力推进“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逐利执法”等执法顽瘴痼疾整治,完善“日统计、周会商、月总结”机制,与涉法涉诉线索核查一体推进。深化“受立案”改革,出台《济南市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规范》,完善落实“五步十抓”工作法,推广“二维码”亲临报警模式,落实受案首接负责制和管辖争议解决机制,强化“三级案管”巡查,抓好“每案必评、每案必访”,有效解决受立案不实、责任推诿等顽瘴痼疾,副省长、省公安厅长范华平同志批示肯定,省厅《公安简报》刊发我局经验。
四、始终把风险防控作为“第一路径”,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基础性建设,提速增效,刚性监督,助力一线执法办案。一是着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创新应用。在全市建成14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基础上,出台《关于强化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的指导意见》,实现一站式办案、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控。二是着力监视居住指定居所拓展应用。在全市建成监视居住指定居所15处,严格实地抽检,规范网上巡查,有力保障了全局破案攻坚、打击流窜犯罪、扫黑除恶等方面工作。三是着力执法规范派出所创建引领。按照执法示范派出所创建要求,通过定点对接、跟班帮扶、孵化培育等方式,经过严格验收、严格评选,在全局范围内推选出钢城汶源、长清新城、莱芜官寺、槐荫振兴街等4个执法质量过硬、群众认可度高的执法示范派出所,有效辐射带动全局执法工作,有力推动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提升。四是聚焦“实战、实用、实效”,开展法治练兵。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全局法制民警658人,达到国务院5%以上的要求。加强公职律师、法律顾问队伍建设,举办全局第三届法律顾问聘任仪式,建立公职律师工作站16个,配备法律顾问70人、公职律师173人,年均参与法制审核1200余起。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中心组、警衔晋升、新警入警等培训重点内容,紧密围绕提升现场处置、执法办案、执法说理、科技应用、舆情引导“五个能力”,先后举办刑事执法、行政执法、执法大数据分析等专题培训,提升民警综合能力。五是聚焦“全域、全维、全量”,推进普法宣传。落实普法责任制,完成上年度普法报告及数据上报,拟定本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计划和责任清单。深入开展公安法治文化示范基地选树和推广,总结培育具有济南特色的公安法治文化,推进基层所队、社区、企业建立公安法治文化阵地,目前全市建成公安法治文化示范基地、阵地330余处。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从严从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全市公安机关法治建设向更高层次跃升发展。一是着力建强法治主体。坚持理念先行、素质保障、长效管理,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宣,深化全警执法实战练兵,落实司法助考、资格考试培训制度,夯实规范执法根基,增强执法安全意识,提升执法综合能力。二是着力健全执法制度。立足省会安保维稳形势、社会治理要求、基层执法热点,加强法律政策和执法实务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的执法标准、执法制度,跟进监督问效,最大限度提升执法精准度。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立执法、法律服务中实时普法,对主持制定、贯彻实施的法规、规章、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优化社会大普法格局。落实年度普法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备案制度,建立年度普法履职报告公开制度,普法责任部门网上公开年度普法工作数据。认真落实《济南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实施办法》,组织开展评议活动。
济南市公安局
202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