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7414/2023-00222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公安局组配分类: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2023-06-13成文日期:2023-06-13
标题
关于建议加快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提案提案者
古欣政协提案领域
科教文卫体承办单位
市公安局答复时间
2023-06-13答复内容
如今,智能手机功能五花八门,不仅能打电话,还能上网、游戏、社交、支付等,中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控能力弱,很容易沉迷其中,影响视力、影响学习和教学秩序,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攀比心理,无端给家长造成经济负担,有的学生甚至从手机上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一、相关文件及指导思想
2021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明确建议使用电子学生证类产品解决家长的通话需求;山东省教育厅在《鲁教安字【2018】15号》文也明确要求“安全隐患线上巡查,学生轨迹线上掌握”;《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第四十条也要求学校需建立学生考勤制度,及时将学生未按时到校、擅自离校、失去联系等异常情况告知家长,并采取处置措施;以上文件法规和精神,都为电子学生证和智慧校徽的推广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二、用科技手段解决学生的三防一通话难题
三防一通,是指防走失,防溺水,防校园霸凌和家长通话。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电子学生证、智慧校徽都是很好的智能穿戴媒介,可以做到近水预警防溺水、一键求救防霸凌、轨迹查询防走失、并可提供通话管控、运动统计等功能。
历年以来,学生溺水事件屡治不绝,学生走失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暴力也经常见诸报端,而一起起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一则则新闻或者几个统计数字,而是对应着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和伤痛;各地政府、教体局、学校年年投入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预防防范,却因缺乏有效的科技手段,造成投入大,收益小的情况,应当采用可执行的科技产品和科技手段,对学生的溺水、走失、霸凌时间进行防控,减少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
通过电子学生证连接大数据后台,可以准确掌握全市学生的出勤情况,入放学时间,运动情况,健康码情况等,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减轻校长和老师的管理工作,帮助教育部门实现教育工作监督和优化。
三、积极多维度的积极推进
目前济南市各个学校执行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交由市教育局牵头,达成思想共识,推进试点。
(一)要加强政策指导。传达相关精神及文件、避免要求不清晰、传达不明晰造成基层校长想干不敢干、想做不敢做。
(二)要密切家校协同配合。广为宣传,细化教育部通知精神,增强管理自信。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让精神深入每一个家长和学生的内心,细化具体化要求,具备更强的操作性,让各级分管负责人和班主任、教师达共识,形成合力。
(三)要积极调研其他省市成功案例。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推进并落实相关管理规定,并取得了广泛的效果,得到学生、家长、学校的好评。福建省已通过人大立法明确禁止手机和儿童手表进校;德州市已经在庆云县、宁津县、平原县、齐河县等进行电子学生、智慧校徽试点,用科技手段预防孩子溺水,同时解决亲子沟通问题;菏泽市成武县进行试点,免费为学生配发电子学生证和手机卡,解决学生三防难题,其他案例数不胜数。
四、建设数字济南,做好省会排头兵
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建议在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以智慧学生卡为契机,建立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大数据平台,充实教育信息化2.0的数据库、积极安排调研,听取意见,快速推进,实现数字济南,在我省“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会”的示范效果。
济南市公安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520068号提案"关于建议加快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提案"的答复
一、加强中小学生管理相关举措
市公安局目前应用中小学安保平台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平台包括学生考勤统计、校园安全管理等七大模块,以一个中心、三个整合、四个环节、三个关联,打造了“1+343”的校园安全管理新模式。平台运行后,一是技防建设全面提升。在校门口安装技防设备实现进校车辆的车牌识别、人员的人像识别、访客的身份识别,实时与公安机关联动比对,如有重点人员在学校周围徘徊或者试图进入学校,平台自动报警,民警、保卫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有效预防了身伤害师生案事件的发生;二是校园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在重要部位张贴二维码,巡逻人员通过手机扫码,录入巡逻信息和发现的隐患,相关负责人手机就会收到报警提示,及时指派人员进行整改。隐患整改的全部过程在平台进行记录,学校领导和民警随时掌控,未及时处置的隐患还会有报警提示;三是科学有效管理学生。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通过平台进行记录,学校可以通过平台统计入校学生数,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进出校的信息,学生一天的轨迹信息,老师全掌控,家长很安心。该平台已实现天桥区、历城区的全覆盖,用户达20万人,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大量鲜活数据,实施以来受到公安部、省公安厅、中央综治办调研组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市公安局按照《中小学幼儿园一键报警应用系统建设规范(试行)》(鲁公通﹝2022﹞34号)要求,建设中小学、幼儿园“一键报警”应用系统,当学校发生紧急突发案事件时,通过一键按钮或一键拨号等快捷方式启动报警设备,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紧急报警求助信息传送到公安机关、教育及其他相关人员,由公安机关等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快速妥善处置,提升实战效能,提高涉学校突发紧急案事件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全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在历城二中,创建110、120、119“三警合一”联动机制;在经五路小学,联合学校周边商户组建e警队,将一键报警装置接入学校门口商户,依托邻里互助,实现校内警情联动周边商户,为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抢占先机;在西城实验学校,安装校内报警柱、教学楼内每层均安装报警求助按钮,破解了学生因校规不能携带手机遇危险求助的难题。
今后,我们将以点带面,将成功经验在全市学校广泛推广,会同教育局建立教育和公安相关各警种的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四级巡防体系,依托1+N警保联控力量,建立驻护+巡护、线上+线下的护学岗工作机制,实现一键报警覆盖率达到90%以上,开创学校主责、警保联控、群防群治的校园安全新局面。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