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113701000041887414/2024-00074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济南市公安局组配分类: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发布日期:2024-03-12成文日期:2024-03-12

标题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建议

建议者

宫春

人大建议领域

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

承办单位

市公安局

答复时间

2024-03-12

答复内容

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新要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又是提升区域教育品质、满足广大群众诉求、推进强省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前期,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的牵头推进下,我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有序开展,各区县结合区情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全市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完善,全社会支持保障育人氛围日渐浓厚。但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的实际推进中,仍不同程度存在家庭与学校教育脱节、部门与属地未形成合力、社会散落的教育资源未能高效开发集聚等问题,亟需在市级层面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助力全环境育人改革向纵深推进。

二、案据

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教基〔2022〕7号);2023年,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鲁教基字〔2023〕1号)。上述文件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落细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图,更为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发展方向。

三、建议

一是聚智聚能,优化全环境立德树人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与协调作用,构建市域范围内多方协同治教的教育治理体系,坚持顶层谋划、顶格推进与系统布局、精准施策相统一,不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模式,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育人职责,优化推进网格,增强育人合力,定期联动调度,有效提升改革成效。

二是各美其美,优化全环境立德树人项目开发与激励机制。搭建全市全环境立德树人“交流+项目孵化”平台。一方面,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团市委、市少工委、关工委、妇联、民政、科协、文旅、公安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开发以部门为主体的全环境立德树人项目,促进儿童友好,开展合力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尝试实施“全环境育人示范社区”创建项目,充分发挥社区“小单元合育人”地域优势,广泛调动各类场馆、公园、企事业单位等多元育人力量,开办社区家长学校等,以“因地制宜、一社一策”的原则推进社区合育人项目开发。建议市委市政府利用每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等契机,对各区县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进行总结梳理,表扬工作推进有成效的区县、支持配合力度大的部门、协同育人紧密度高的社区、以及教育资源供给多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激发社会各方参与积极性,增强育人合力,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三是同心同行,优化全环境立德树人资源的集聚机制。建议充分发挥济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更多“社会认可、学生喜欢”的研学线路和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了解城市发展脉络,培植家国情怀。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学深度链接,多方赋能科普教育;集结全市科普专家,打造集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精品科普课程,面向全市推广。深挖乡村劳动教育资源,打造更多高品质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进一步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完善“线上+线下”家校共育矩阵,让家长“带娃”有质量、不焦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作用,打造更多家庭教育精品栏目,讲好全环境立德树人动人故事,营造全社会共同办好教育的良好氛围。

济南市公安局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037号建议"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建议"的答复

市公安局以维护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为己任,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工作理念,全力加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屏障,为广大师生创造和谐、安定、有序的校园及周边环境,交出了一份社会安全、校园安定、师生安乐、家长安心平安答卷。

一、以顶层设计为牵引,启动护校安园“双引擎”

在市委政法委的牵头领导下,牢固树立校园安全一盘棋思想,主动加强与教育等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定期开展联席会商,全面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联合签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方案》,制定《济南市智慧平安学校建设标准》,为深入推进校园安全工作指明方向、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整合各方资源、统筹优势力量,形成平安校园建设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以平安创建为抓手,筑牢校园安全“承重梁”

一是“线下+线上”结合,撑起“平安伞”。紧紧盯牢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任务总目标,针对校园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线上”定期对落实校园“高峰勤务”和“护学岗”制度进行远程视频巡查、抽检,针对发现的问题发布《校园安全通报》。“线下”采取综合检查、专项督查、区县交叉检查等方式,对我市3000余所校园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隐患720处,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256份。二是“明察+暗访”结合,密织“平安网”。 制发《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方案》,深化校园安全专项整顿成果,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问题隐患,通过明察--日常督查、实地检查,暗访—四不两直、随机抽检、“回头看”专项巡查等方式对校园安全四个百分百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三是“督办+联办”结合,提升“平安感”。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整改落实,定期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反复多发问题形成督办单,通报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分局、属地派出所逐级指导督促,市教育局、区县教体局、学校落实专人整改,对整改到位的113处隐患对账销号,形成联办工作闭环。通过排查风险隐患,堵塞防范漏洞,有力夯实校园安全防范基础,着力提升学校及广大师生安全感满意度。

三、以源头宣讲为根本,提升安全防范“软实力”

坚持“防范有力度、宣传有广度”, 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组织“开学第一课,法制进校园”活动,开展防范校园欺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以案说法、以案警示,深化学生思想教育。2023年度,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法律宣讲750场,覆盖学生25万人,有效提高了全市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贯彻全环境立德树人要求,充分发挥安全法治教育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做好在校学生安全保护工作,创新打造校园安全法治教育资源库,联合市教育局拟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举办全市校园安全法治教育资源共享启动仪式暨第一届精品微课展示活动。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4年3月12日


吸收采纳情况

解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