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1887414/2025-00067 组配分类: 公示公告
- 成文日期: 2025-02-26 发布日期: 2025-02-26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公安局
- 标题: 济南市公安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发文字号: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系列部署要求,全警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有力维护了省城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济南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4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和毒情最轻重点城市,荣获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市公安局获评“2023年度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单位”。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2024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研讨,深入领会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组织“坚守法治底线”大讨论活动,举办全市公安机关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报告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警衔晋升、业务提升等各类培训班必学内容,推动全市公安民警自觉学习、模范践行。
(二)坚决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局党委定期听取各执法单位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会、重点工作推进会,研究法治公安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等问题。王茂祯副市长、李海峰政委等局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推动法治公安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三)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深化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泉警清风”宣讲队、“党纪学习青年说”和“政治夜校”作用,通过政治监督、执法监督、专项治理等方式,全面整治执法不规范等风险隐患,进一步树立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彰显法治之“为”。一是深入实施“黄河安澜·生态警务”。全力服务保障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坚持“全域”保护理念,完善“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生态警务布局,设立湖库、河流、泉水、项目、市场、林区、矿区等七大领域1357名特色“生态警长”,“生态要素数智管控平台”纳管7类25项1705万条生态数据,侦破生态环境和涉林类案件171起,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工作专班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干事创业好团队”称号。二是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升级完善济南“e警通”便民服务平台,近190项便民利企事项“全时即享”;截至目前,实名注册用户总量突破510万人,为企业群众办事超过3000万件,实人认证服务1200万人次,泉城平安码登记使用达379万人次,在线开具“无犯罪记录”“临时身份”“户籍”等三大证明120万份,为律师提供在线户籍查询服务12万次。三是打造“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出台《服务保障重点产业项目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推出28项具体措施、59个服务事项,创新搭建“党建联建平安联盟”矩阵,建立141个党建联建平安联盟,设立517名项目警长,健全完善报案快处、纠纷快调、案件快侦、损失快追“四快”机制,妥善处置恶意讨薪案件23起、阻工扰工事件163起,相关做法获李伟副省长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建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接诉即办”专班和营商环境服务专席,第一时间响应受理涉企诉求317件,满意率达99.1%。四是切实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创新搭建“公安视角下经济运行指标监测体系”,与市国资委联建“济南市涉企风险数智防控中心”,研发“串标围标类监测预警打击”“资金流向监控”等模块,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预警监测涉企风险隐患,为259个重点项目和1120家市属企业、923家民营企业提供全周期“健康体检”,推送“两书一单”212份,避免和挽损29.8亿元。五是发挥知产保护重要作用。会同15家单位率先在全国建成启用“商标保护协同联动工作站”“商业秘密联动保护公共服务平台”,年内侦破知识产权领域案件52起,为华为、中兴、中国重汽、斯凯孚等中外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5亿元,助力我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建设城市,相关工作经验被新华社、中国网、大众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二)着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增强法治之“效”。一是擦亮“平安济南”安全底色。发起“夏季行动”“冬季行动”雷霆攻势,统筹推进扫黑除恶、禁毒人民战争、“医托”乱象整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八类严重暴力案件保持100%全破。二是提升公共安全管控力。常态化开展“治堵治乱促畅保安”行动,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整治,强力推进10类易肇事肇祸违法整治,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主城区拥堵指数下降4.4%,道路交通安全态势持续稳定。科学合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大型活动安保维稳,圆满完成2024亚冠联赛、泉城马拉松等大型群众性活动。三是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的部署要求,牵头做好相关工作,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先后汇总上报迎评工作资料台账42份1300余页,《济南日报》刊发我局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市局获评“法治济南建设示范单位”。四是扎实开展全民普法宣教。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宪法宣传等普法宣传活动170余场次、“法治六进”活动1300余场次,利用济南公安新媒体矩阵推送发布普法宣传信息1700余条,市局法制支队获全省“八五”普法中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三)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凝聚法治之“势”。一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按照立法工作计划,对《济南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开展调研论证,参与《济南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起草,确保立法工作顺利开展。完成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8次,对明显滞后不适合继续适用的3件济南市地方性法规提出修改意见,对372件涉及公安机关职责的法规及政策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二是靶向整治执法突出问题。开展“四项清理、五项规范”整改行动,取保、监居100%送交执行。省厅推送积案清理率100%,政法委长期“挂案”清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推送“挂案”全部清理完毕。从严抓好行政诉讼应诉,全面压降行政案件复议纠错和诉讼败诉率,行政诉讼一审败诉率下降至3.28%,行政复议纠错率下降至3.21%,7个单位保持复议“零纠错”、诉讼“零败诉”。三是严密执法监督。实体化运行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年度会议、工作例会、专题会议等共计169次。优化调整打处“量质效”和执法质量考评细则,每月开展网上巡查、案件评查和积案抽查,及时发现执法突出问题,倒逼规范执法习惯养成。针对执法问题高发单位,及时下发《执法监督整改通知书》492份,督促整改提升。四是加快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召开全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工作推进会,稳步推进市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启动建设工作,持续推动各区县办案中心改造升级,历下、市中、天桥、历城、章丘、济阳、莱芜、钢城中心达到省厅“一级中心”标准。建立“市管理中心、区县分中心、所队管理室”三级涉案财物管理体系,打通公检法涉案财物网上流转通道,创新“实物不动、线上换押”涉案财物管理新模式。
(四)锻造高素质执法队伍,夯实法治之“本”。一是深化政治轮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各类培训班必修课程,组织参加各级政治轮训班、“山东公安大讲堂”等5期,2.3万余人次参训。举办泉城公安讲堂5期、法治讲堂9期,3.6万余人次参训;举办政治轮训暨警衔晋升培训班7期,1300余人次参训。二是加强法治培训。举办法治公安建设能力等专业培训班25期1800余人次,组织集中培训50余期,围绕中心重点工作、重要安保节点等开展执法培训570余场次,规范执法训练735场次,上门送教130余场次。三是强化实战训练。突出实战导向,组织全市5800余名配枪民警开展公枪理论测试、实操训练考核。常态化组织“班前训”7540余场次。探索推行“人人上讲堂、个个当教员”全员岗位练兵活动,组织授课425场次、8600人次,实现“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解决身边问题”的良好效果。四是常态比武对抗。突出“全员性、随机性、专业性、实战性”,举办队列礼仪、视频图像智能化应用等比武竞赛19场次,围绕数智警务等进行刑警、治安、法制大队长和派出所长“四长”实战大比武。开展警情处置、公务用枪、综合体能“红蓝对抗”考核和上门送教,2000余名民辅警素质能力得到检验提升。制作教学视频15个,印发通报各单位抓实学习整改,不断提高现场规范执法和应对突发案事件的能力水平。五是做实人才保障。坚持“培育专业人才、壮大专业团队、促进专业工作”,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三级三类”教官队伍建设的意见》,选聘400名、1065名、470名市级、区(县)、派出所级兼职教官。鼓励民警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全局累计842名民警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14名民警取得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总数位于全省前列。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下步打算
2024年度,市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要求,对标人民群众期待和形势任务变化需求,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执法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民警法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2025年,全市公安机关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走在前、作表率”目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贯彻落实,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