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受害群体分析
发布日期:2018-11-22 15:29
浏览次数: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新骗术层出不穷,让民众蒙受巨大损失。在多方合力打击下,这一“社会毒瘤”的发展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谁最容易受骗?
19岁是受骗高峰,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52.4%,其次是26岁—30岁,占整体的21.4%。但是,老人依旧是通讯网络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其中56至60岁的老人平均受骗金额最高,这些案件单笔涉及的资金少则几万元,多的达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在通讯网络诈骗中,资损程度和受害者年龄呈正相关的关系,年龄越大,其资损的金额就越大。
通过梳理发现,不止老年人群体,目前国内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群体已经从20岁出头的大学生覆盖到各个年龄层、各个行业的人群。
《广州日报》近期报道的一则女博士被骗新闻,就很有代表性。据报道,假冒公检法人员给这位女博士打电话,诈称后者在北京开的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要求她筹集 128 万元,打入所谓的“国家账户”,待查明真相后返还。女博士还被要求在电脑上输入一个IP地址,页面弹出的是所谓的“国家案件资料库”。这位毫不知情的女博士却信以为真,连续 5 天汇款 85 万元,直到后来联系不到对方时,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都有哪些诈骗手段?
由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是非接触性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电话、网络进行犯罪,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诈骗组织呈职业化、团体化发展,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特别是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对象选择呈精准化发展,群众防骗知识缺乏,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在高位运转。
提高防骗意识,了解更多电信诈骗相关知识,请关注济南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平台。
编辑:(王林)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