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暑期家长、学生是重点诈骗对象 谨防上当受骗
发布日期:2018-08-06 11:12 浏览次数:

 8月2日,山东省公安厅召开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据介绍,诈骗分子紧盯人民群众“钱袋子”,挖空心思实施诈骗。他们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不断翻新手法,精心设计骗局。特别是暑期来临,学生进入假期,诈骗分子也瞄准这一时机,对学生、家长等群体实施精准诈骗,让人防不胜防。暑期,家长、学生成为重点诈骗对象,3类诈骗手法易发。


一是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直接诱导学生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警方提醒需要申领补助金、救助金或者助学金等事宜,应按程序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或向学校申领。如遇到发放助学金及奖学金的,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二是高考招生诈骗

要谨防“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骗局。诈骗分子常伪造公文,利用家长对特长加分、艺考、军校招生以及自主招生政策的不了解,谎称有高校的“内部指标”或者“计划外指标”,只要出价合理就保证录取。特长加分、艺考、军校招生以及自主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几万、十几万元的高额费用。


警方提醒高考招录程序都是合法、公开、透明的,学生及家长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遇到录取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一旦谈到花钱解决一定不要相信。除此之外,一些犯罪分子会伪造录取通知书,让准大学生或家长将学杂费打到指定账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时,一定要确认邮件发送地是否真实可靠,可以向被录取高校或当地教育部门咨询核实




三是网络游戏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游戏玩家、异性玩家、游戏运营商等,声称可以代练游戏角色、低价销售各种游戏金币、装备以及出售游戏账号等等,吸引玩家进行“注册”、“充值”、“购买”,这些交易一般是通过银行卡或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没有任何担保和协议,犯罪分子在收到转款后会立即消失。或者冒充客服以实名认证当事人身份、返款银行卡录入错误造成银行卡冻结等为由,不断以解冻银行卡名义要求玩家向平台充值,造成当事人上当受骗。还有犯罪分子会通过技术手段设计钓鱼网站,伪装成游戏运营商,不定期在游戏中或者网页上发布“扫描二维码送装备、送金币”,“充值100送1000”等一些优惠活动,引诱当事人点击进入或扫描二维码,以此来获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甚至能够盗刷当事人绑定的资金账号。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网络游戏中弹出的优惠、中奖、买卖信息,不要在QQ、微信等私人交流平台上进行交易,不要随便点击发来的链接、二维码。购买装备或虚拟游戏币等尽量使用通过认证的正规平台进行交易。


编辑:(王林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关闭
打印
/module/changepage/redirect.jsp?appid=1&webid=11&cataid=24325&catatype=2&position=prev&infoid=239268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